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15日
經濟參考報
頭版
16條舉措精準發力 兩部門發文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14日發布,提出扎實推進能源安全保供、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等16條具體舉措,精準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要聞
強監管信號延續 多領域反壟斷利劍高懸
反壟斷法(修正草案)正式公布并向社會征求意見;國家反壟斷局掛牌成立;監管部門頻頻開出反壟斷“頂格”罰單……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反壟斷工作“大年”,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重頭戲不斷,有力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以公正監管保障公平競爭。
超千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迎年度“大考”
作為國家“雙創”工作重要抓手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再次迎來年度“大考”。記者14日從科技部獲悉,為加快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體系化、專業化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正式對1287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了2020年度評價工作。
2025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建成
記者12月14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指導國家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商務部等10部門印發《“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到2025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基本建成,國家標準供給和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國家標準體系的系統性、協調性、開放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標準化質量效益不斷顯現。
報告:中國2035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或超60%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預計在溫和情景發展目標下中國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60%,激進情景發展目標下將達到70%以上。動力電池裝機結構呈現能量密度高、低“兩極化”發展,140Wh/kg及以下和160Wh/kg及以上裝機量份額顯著提升。企業積極布局固態電池,有望2030年實現產業化。
中國證券報
頭版
北交所開市首月“成績單”亮點紛呈
12月15日,北交所開市滿一個月。開市首月,北交所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改革積極效應顯著:上市新股集體上漲,專業機構積極入場,投資者入市意愿增強;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受到帶動,交投活躍度得到有效改善。
要聞
全國鐵路直供電廠存煤 可耗天數皆達15天以上
記者14日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鐵集團持續推進今冬明春發電供暖用煤運輸保供專項行動,電煤發送量保持高位運行。目前,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持續增加。來自國鐵集團的統計顯示,截至12月13日,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7195萬噸,較9月底增加4213萬噸、增長141.3%,平均可耗天數達25.5天,較9月底增長11.5天,存煤可耗天數15天以下的直供電廠全部消除。
首批主題基金陸續建倉 基金經理看好北交所戰略價值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注意到,首批8只北交所主題基金的凈值出現浮動跡象。這意味著,這些基金已開始建倉。根據規定,在封閉期內,這8只基金股票(含存托憑證)投資占基金資產比例范圍為60%至100%,其中投資于北交所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上海證券報
頭版
我國成為跨國投資避風港 今年吸引外資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物流巨頭普洛斯與中國郵政集團共同發起200億元投資基金、專注于物流倉儲基建;科技巨頭默克宣布與張江集團合力打造“默克上海創新基地”;通用電氣旗下的GE醫療研發總部落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近期,眾多跨國企業紛紛擴大在華業務布局,深耕中國市場。今年我國吸引外資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吸引外資的質量也明顯提升,高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吸引外資成為亮點。專家表示,2022年我國利用外資形勢有望繼續向好。
要聞
銀保監會: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金融監管政策
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12月10日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實際,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會議提出,全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金融監管政策;聚焦擴大內需戰略,精準支持“十四五”重大項目建設和國家發展戰略實施,滿足基礎設施適度超前投資的資金需求。
券商收益互換業務新規落地 保證金管理細節進一步明確
上海證券報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已于近期發布了券商收益互換業務保證金管理有關規定的適用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規定掛鉤標的為股票等品種的保證金比例不得低于100%。
證券時報
頭版
央行: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12月13日,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指出,做好明年的金融工作,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會議強調了明年要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
要聞
財政部部長劉昆:進一步深化房地產稅改革試點
12月14日,中國人大網發布財政部部長劉昆在2021年10月1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對《關于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的說明。劉昆指出,進一步深化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可以發揮試點對整體改革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強化房地產調控需求側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也為今后全國統一立法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 投資者開戶數大幅增加
12月15日,北交所迎來開市滿月。近一個月以來,北交所平穩起航,82家公司總市值2611.94億元,合計成交478.97億元,股票日均換手率1.46%。與精選層最后一個月交易情況相比,北交所個股活躍度有明顯提升。同時,在開市首日有較大的波動后,北交所個股走勢逐漸趨于平穩,逾半數股票日均振幅不足5%。機構對北交所個股關注度明顯上升。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多達15只北交所個股評級機構數量出現增長。顯然,機構關注有助于挖掘上市公司更多內在價值。
證券日報
頭版
今日起本幣降準外匯提準 “股債匯”階段性利好顯現
12月15日起,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將上調2個百分點。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本幣降準、外匯提準利好股市、債市、匯市。
要聞
互聯網醫療遠未成熟 慢賽道跑不出“快手”
疫情背景下,互聯網醫療成為緩解患者就醫難的重要渠道。截至2021年6月份,全國互聯網醫院已超1600家,雨后春筍般成立的互聯網醫院正加速推動醫療資源觸網。而在需求帶動下,行業融資提速,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登陸資本市場。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著“建而不用”的窘境。在《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中,多家頭部互聯網醫療企業形成的共識是,當下的互聯網醫療距離模式成熟、大規模市場化應用仍存在距離。不過,隨著5G、AI等技術的發展以及與醫療場景的加速融合,互聯網醫療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